|
成本上升严重 绍兴纺织业全线亏损 |
发布时间:2020-04-10 点击次数:1525 |
“大多数企业都在亏本运营。”绍兴一个纺织重镇副镇长告诉笔者,由于订单锐减,3月份先后有两家服装厂和一家以蕾丝花边为主业的面料厂倒闭。 其中,一家服装厂四年前与镇里签订租赁合同,以每年12万元的价格租赁镇工业资产经营公司的闲置厂房,但直到目前,其36万元房租一分未付。 |
|
|
|
|
印度纺织品出口商协会欢迎扩展税收退税服务 |
发布时间:2020-04-07 点击次数:1628 |
印度纺织品出口商协会(TEA)对向出口商提供的服务税退税的三项服务措施表示欢迎。 印度财政部税务局发布了一份通知N0.17/2008,通知对下面三项服务扩展免税,出口商能够通过申请服务税退税来免税: 1)、出口税出口的商品通过海关提供的服务; 2)、与出口费用征税 |
|
|
|
|
印染业成本压力大:一年要多付出成本1200万 |
发布时间:2020-04-07 点击次数:1525 |
“绍兴印染行业现在不求做大,大家一门心思想的是如何开发新产品,提高附加值。”绍兴市经贸委运行处的吕处长表示,尽管在国家发改委推出印染行业准入条件之后,印染行业的门槛提高了,但对原本产能就比较大的绍兴印染业,眼下最要紧的不是扩张,而是如何提质。 产能过剩困扰绍兴印染业 |
|
|
|
|
出口纺织浮生录 |
发布时间:2020-04-07 点击次数:1526 |
纺织企业逼近生存底线 作为中国最大的传统出口行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调控之下,今年前两个月出口量首次出现了-1.78%的负增长。 根据中国纺织 |
|
|
|
|
今明两年中国纺服业将步入结构调整"严冬期" |
发布时间:2020-04-07 点击次数:1429 |
4月4日,据纺织业内专家称,今明两年中国纺织服装业将步入结构调整的“严冬期”。而到2010年中国纺织行业将度过转型严冬期。图为北京纺织博览会上展示的设备。 |
|
|
|
|
长汀纺织产业首季实现开门红 |
发布时间:2020-04-07 点击次数:1504 |
5日,地处长汀腾飞工业区的省重点项目联辉纺织有限公司,26台喷水织机正式开机投产。1-3月份,长汀纺织产业完成了规模产值3.75亿元,同比增长30.6%,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55.2%,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为推动全县纺织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今年2月,该县把针织工业局与轻纺 |
|
|
|
|
我国棉纺织业正面临大规模洗牌 |
发布时间:2020-04-07 点击次数:1521 |
受多种因素冲击,目前我国棉纺织产业基地产能大幅缩减,棉纺织企业利润降低,行业进入大规模洗牌期。 记者调研发现,当下我国棉纺织企业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从增加快速反应机制、升级技术装备、提高机电一体化水平等三个层面进行战略转型。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公布的信息,2007年棉纺行业出 |
|
|
|
|
长三角纺企阵痛谋转型 |
发布时间:2020-04-07 点击次数:1494 |
受汇率变化、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等因素影响,部分长三角纺织服装企业已经开始谋求转型发展。 “我们平均的出口利润只有3%左右,算下来,也就只能维持工厂正常运转,给工人发发工资,就没什么赚头,”江苏桑阳纺织有限公司(下称“江苏桑阳”)经理陆明庆说,“按照现在人民 |
|
|
|
|
出口大幅缩水 中国纺织业难负升值之重 |
发布时间:2020-04-07 点击次数:1427 |
作为全国纺织服装出口最大的省份,广东省纺织服装对美出口严重下滑,今年前两个月分别同比大幅下降了27.9%和41.9% “寒意”似乎已经袭来。第一季度的出口数据让朱素君对今年纺织品服装出口形势尤其是对美国的出口感到担忧。 她是杉杉集团总裁助理、国际贸易部总经理。统计数据 |
|
|
|
|
为避汇率损失 出口纺织企业多弃美元结算 |
发布时间:2020-04-07 点击次数:1457 |
越来越多的出口纺织企业开始应对人民币升值趋势的影响。第一纺织网近来对旗下千余家会员企业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出口纺织企业不再用美元议价和结算,为避汇率损失,他们纷纷采取非美元结算方式或人民币议价和结算。即便以美元议价,有效期也由过去的1-2个月缩短为现在的一星期,甚至有企业在 |
|
|
|
|
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首现拐点 输美呈负增长 |
发布时间:2020-04-03 点击次数:1468 |
纺织服装出口被按住了“牛头”。作为中国最大的传统出口行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调控之下,今年前两个月出口量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出口“滑铁卢” 据纺织品工业协会关于今年前两个月纺织品服装出口研究报告显示,虽然1月至2月纺织服装出口综合价格指数提升了10.15%。但由于1月至 |
|
|
|
|
纺织企业:最重要的是振奋精神 |
发布时间:2020-04-03 点击次数:1503 |
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能源、人力成本不断上涨,出口退税率降低,加征出口关税,加工贸易政策调整,贷款利率提高……去年政策调整的密度和力度之大,使不少纺织企业难以承受。应该说,目前的通货膨胀考验的是整个中国制造业,许多政策调整并不是针对纺织企业的,但由于中国纺织工业对国际市场的 |
|
|
|